达利欧最新给中国投资者的7条忠告

01 精彩观点摘要

1. 投资原则与资产配置

2. 各类资产观点

3. 执行纪律与投资心态

02 访谈摘要

1. 低利率下能有稳健回报?全天候策略的逻辑

正处于低利率环境,这通常意味着很难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。然而桥水的中国全天候基金在过去几年表现非常出色,达利欧分享说过去六年的表现确实非常稳定,最差的一年收益率也在10%到14%之间,**平均收益率大约在****16%**左右。

具体怎么做到的?

首先就是通过合理的多元化配置来实现平衡。你知道,有些市场涨的时候,其他市场可能跌,这反映了当时的市场环境。比如说,股市下跌时,债市往往会上涨;再比如,货币贬值的时候,类似黄金这样的抗通胀资产会涨。所以把这些不同资产类别配成平衡的组合,投资组合就不会出现大幅的周期性波动,这样既能拿到不错的回报,风险也能降低很多。

因为波动性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伤财的,人往往喜欢追热门的标的,而那通常意味着你买在相对高点。达利欧的投资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有15个或者少一点也行的相关度低的收益来源;还有不同环境下资产表现不一样——比如经济增速慢、通缩压力大的环境对股票不利,但对债券有利;如果出现大量印钞,那对通胀对冲型资产、比如黄金就有利。只要能做到平衡的多元配置,风险收益比就会很有吸引力,这就是投资游戏的核心。

另外长期来看,现金是很差的投资品。中国存在的一个挑战是,很多人习惯把钱放在房地产或者活期存款里,这不是一个好的多元化组合。其实做好多元化不仅能帮到投资者,对资本市场也有帮助。

所以,少持有现金,多持有多元化的资产组合,是很好的策略。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策略——分散投资,但又不被传统资产束缚。然后,根据具体的市场情况做一些战术性调整,确保组合始终是平衡的。

2. 债券投资的两难:当收益主要来自价格上涨而非票息时,你该感到害怕

我们都知道在低利率环境下,长期债券通常表现很好,所以过去几年很多投资者买了长债基金。但每每经济出现积极的信号,长债基金就会大跌,比如最近这几天就跌得厉害。不知道有没有好方法、能一直观察捕捉这类信号,并及时调整配置?

任何资产的收益都分两部分:价格波动和利息。在这种周期里,会出现这样一个阶段:当收益率降到很低的时候,资产其实已经很贵了。这时候你赚的钱,是靠价格上涨,而不是利息。

如果是这种情况——收益率很低,但你因为价格上升赚了钱,这时候你要非常警惕。因为当前这个低收益率就是判断未来收益率的一个信号。这就是现在你看到的情况。

达利欧强调,投资者在持有一个多元化组合时,别去预判市场,就做“再平衡”,哪类资产涨了,你就卖掉一些,把钱转到其他资产,始终保持组合的平衡。如果你坚持这样做,就像桥水一直做的那样——我现在已经将桥水交给其他人了,就能够实现这种平衡,组合自然会再平衡到好的状态。

3. 地区分散与择时陷阱:放弃预测市场

在低利率环境下,实现多元化、做好投资的地区分散是很有必要的,桥水这么多年一直这么做,日本的个人储蓄账户(NISA)计划也做不少海外投资。近来中国也放宽了QDII基金的额度,但很多中国投资者觉得:美股在历史高位,太贵了;欧股也在高位。那么地区分散重要吗?现在是不是一个做全球化配置的好时机?

达利欧认为任何时候都是分散投资的好时机。个人投资者一定要对“择时”很谨慎。你要先假设自己没法准确把握市场走势,然后问自己,如果我对市场上涨还是下跌没有洞见,应该持有什么样的组合?答案就是“平衡的多元化组合”。因为分散意味着:如果你不知道市场会怎么走,那配个平衡的组合就是最好的选择。个人投资者想持续地靠择时赚钱,基本不可能。

不要把决定配置与否的依据放在美国股市是否涨高了上,关键是平衡。达利欧建议,投资者可以考虑将一半资金留在本地,但这部分也一定要配成多元化的组合,像全天候组合那样,也就是说,里面要有黄金、有债券,比例要平衡。

本地资产占比再高一点也没关系,但其余资金要分散到不同市场,比如十个左右市场。核心是“做好平衡”,而且是“风险平衡”,不只是美元或其他货币的货币金额衡量的资产平衡。

如果你能做到风险平衡和分散投资,就能在提升回报的同时降低风险,给你一些数学:达利欧举例,如果投资者持有一个资产,再配第二个、第三个彼此之间都没有相关性、但预期回报差不多的资产,整体组合的风险就能降低三分之一。如果能找到10到15个这样的非相关性资产,风险能降60%到80%,但收益还能保持不变。

他指出,这样的话风险收益比即夏普比例能提升到5倍——也就是说,长期预期收益一样,但风险只有原来的1/5,这就是投资的核心。

4. 黄金:如何看待这一无生息资产的配置

黄金是达利欧非常看重的一种资产。过去一年金价涨得不错;其实如果看20年、30年的时间跨度,金价的表现也非常出色。但很多人更愿意持有“生息资产”,达利欧认为应该把把黄金当成“一种货币”来看。它的核心价值有两个:一是能有效分散风险,二是当法币不行的时候,黄金表现会很好。

大多数人看自己的投资组合、或是看东西的价值,都习惯用本国货币作为参照,这其实会有偏差——因为他们没意识到,自己持有的货币可能在贬值。比如看到黄金涨了,或者其他资产涨了,以为是资产本身值钱了,但其实也可能是因为你的货币在贬值。

正确的做法是:用经通胀调整后的美元,或经通胀调整后的人民币来看。

长期来看,黄金本身就是“货币”,现在也出现替代性货币,比如有人觉得数字货币是替代货币。当然,大部分情况下,**“债务货币”是货币的主要形式,而现在债务太多了。**他认为,这些年黄金上涨,本质是货币在贬值。

达利欧强调,配置黄金不是为了多买,而是配到合理比例。一个优化的组合里,黄金通常占15%左右,少一点,10%或5%也行,也能起到分散其他资产风险的作用。

所以别单独看黄金好不好,而要看它在组合里的作用——如果因为印太多钱、发太多债,导致货币大幅贬值,黄金就能帮你降低风险。所以它无疑应该是组合的一部分,但千万别只看单一资产,要看不同资产怎么配合、搭配,来实现一个分散良好的组合。

5. 美元与美债:为何看衰

谈及货币价值,达利欧指出,债务即货币,货币即债务。当债务过多、增长过快时,就会出现问题。

怎么理解呢?债务是“承诺给你一定数量货币”的凭证,你可以想象成 “还没兑现的货币”。但它本质上也是货币。当你存钱的时候,绝大多数时候是把钱存成了债务资产(比如买债券或定存)。他认为,债务就是货币,货币也是债务。

当债务太多、增长太快,就会出问题。出路只有两条路:要么是市场转向硬通货、带来国债及本币供需失衡、债券收益率攀升和本币贬值,要么是央行印钱、借由通胀来帮助偿还债务。所以当前我们所处的环境下,美元贬值是大势。

6. 买入的学问

拿钱进场的时候,首先要搞清楚“你承担了多少风险”——要看资产的风险,不能只看投了多少钱。比如股票的波动率大概是债券的两倍,要想实现平衡,就得按“波动率权重”来配,让它们的波动性权重相等。把这点做好,就能实现平衡。

然后在买入的时候,定投是个好方法,因为不是一次性买完,但还要明确最终的风险中性组合是什么样的。

达利欧特别强调,**不要择时,择时是零和游戏,有买就有卖,而你面对的是一群非常聪明的人,就像去扑克桌上跟高手过招。**能靠市场博弈、找人接盘系统性赚到钱的人少之又少,桥水每年要花几亿美元,甚至几十亿美元试图做好投资。他指出,过去六年国内基金经理的表现,整体表现很一般,基本是随着市场的波动、起起落落。所以如果你想要稳定的好回报,达利欧还是建议采用这种平衡的方式。

7. 再平衡的重要性:克服投资情绪化

投资操作要“跟你的本能反着来”,但这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容易。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,就是该怎么调整投资组合。达利欧的答案是需要用再平衡。

再平衡的核心是:先确定一个能确保平衡的“战略资产配置目标”;然后不管哪个市场涨、哪个市场跌,都卖掉涨的多的资产、调回到这个战略配置比例目标。这样做有助于有纪律地止盈、并在低价买入。所以再平衡特别重要。

这就是投资中最重要的事之一,其实它和人生的很多方面很像,都需要自控。

文章标签